海外合作院校
發布時間:07-13 來源:鄭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耶拿大學
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簡稱耶拿大學(Universit?t Jena),始建于1558年,是德國最為傳統,古老的大學之一。為紀念德國著名詩人席勒,在1934年,耶拿大學改名為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耶拿大學位于被譽為“光學之城”的耶拿市(圖林根州),著名的卡爾·蔡司光學公司所在地。耶拿不僅是一座德國典型的大學城,同樣也是一座研究之城。至2017年,共6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耶拿大學求學、任教或研究,位居世界前列。黑格爾、馬克思、厲麟似、萊布尼茨等眾多世界名人皆畢業于該校。作為全德優異的研究型高校之一,耶拿大學與海德堡大學、哥廷根大學等其他四所德國高校入選科英布拉集團。2019年-2026年最新一批精英集群中,耶拿大學的微觀平衡項目(Balance of the Microverse)成功入選?。古老傳統與現代精神并存的耶拿大學,入選“2017泰晤士報歐洲最具創新的100所大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
始建于1868年,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工程類大學位居全球第一,至今已培養出17位諾貝爾獎得主,是德國的國家工業4.0的推動及奠基者。優勢專業有:人工智能、新能源、機械工程、電子通信、計算機、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生物醫學科學。
哥廷根大學
始建于1734年,截止到2019年,從哥根廷大學走出的諾貝爾獎人數為45人。我國山東著名的語言學家、文學家、國際東方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朱德就曾就讀于此。優勢專業有:日耳曼文學、跨文化交際、東方文化研究、哲學、政治學、生物學、人類科學、法學、大學物理、大學化學、高等數學。
德累斯頓工業大學
創建于1828年,是德國最著名的理工科大學之一,位于“歐洲硅谷”之稱的德國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大學在德國工科大學中名列前三。是德國十一所“精英大學”之一,德國九所卓越理工大學聯盟TU9成員之一,歐洲工業革命以來歷史悠久和最有名望的科技大學之一。涵蓋了理學、工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醫學等學科14個學院。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始建于1825年,是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等領域享有盛譽的世界出類拔萃研究型大學,培育了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九所理工大學聯盟(TU9)成員。為世界探測、定位、通信等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優勢專業有:大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科學、物理學、材料科學、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學、光學、天體物理學、環境科學、地理信息學、車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萊比錫大學
始建于1409年,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曾經培育了30位諾獎獲得者。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任萊比錫大學哲學教授時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志著現代心理學的開端。著高校友還有萊布尼茲、歌德、尼采、默克爾等。優勢專業有:心理學、醫學、經濟數學、經濟信息、體育管理、歷史學、中小企業管理學、保險營銷學、社會學、哲學、環境、大學物理。
亞琛工業大學
始建于1870年,素有“歐洲的麻省理工”的美譽。亞琛工業大學培育了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0位萊布尼茨獎獲得者,其理工科實力強勁,電子、機械制造方面排名常年名列德國第一,計算機、建筑、大學物理等學科也在德國大學排行榜上位列三甲。優勢專業有:電氣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經濟工程、自然科學、建筑、大學物理。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始建于1854年,坐落于德語區,截止目前已經走出了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3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4名菲爾茲獎獲得者、1名圖靈獎獲得者。在2020世界大學QS排名中位列第六位,其中物理與天文學世界第9,化學世界第7,數學世界第8,地球與海洋科學世界第1,環境科學世界第5,材料科學世界第14,電氣與電子工程世界第5,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世界第9,建筑學世界第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