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中國留學生務必通過正規合法渠道換匯
發布時間:03-21 來源:留學橋近日,數名中國留學生向可疑人員私下換匯支付人民幣后未收到英鎊,蒙受巨大經濟損失,或因疑涉嫌洗錢銀行賬戶被凍結向駐愛丁堡總領館求助。經詢,有關留學生均曾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和微博結識可疑人員私下換匯,有關賬戶因異常變動遭蘇格蘭警方懷疑涉嫌洗錢而被凍結調查。長期以來,因匯率更優惠、換匯門檻低,包括留學生在內的海外中國公民私下換匯習以為常。但卻往往忽視這背后的的風險,因小失大給自己在當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私下換匯可能遭遇詐騙
詐騙分子往往以“優惠匯率”為誘餌對受害人進行詐騙。受害人多通過朋友推薦認識詐騙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和微博與對方聯系,輕信對方發來的銀行轉賬截圖,導致上當受騙,遭受經濟損失。
私下換匯涉嫌洗錢犯罪
私下換匯較大的隱患在于無法保證對方資金來源合法性,易淪為洗錢鏈條的一環。在各國加大對洗錢案件查處打擊力度的背景下,犯罪團伙利用留學生來實施洗錢活動屢見不鮮。
英國高度重視打擊洗錢犯罪,是世界上最早通過刑事立法打擊洗錢犯罪的國家之一。2018年10月成立國家經濟犯罪中心,打擊嚴重有組織經濟犯罪。加強銀行監管,當地銀行一旦發現賬戶資金往來有可疑之處,很可能采取凍結賬戶、無理由銷戶等手段。如果銀行賬戶使用較隨意,資金往來頻繁,極易引起當地銀行監管部門警惕。如果被調查人員懷疑無法證明賬戶資金來源的合法性,可能面臨錢款被沒收、罰款、行政處罰等,甚至陷入刑事犯罪訴訟,直接影響在當地求學、就業、征信、簽證申請等。
私下換匯也涉嫌違反中國法律法規
根據200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019年2月1日生效的《較高人民法院、較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的違法行為做出了更詳細更嚴格的解釋,其中明確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從中國有關法律法規中不難看出,如海外中國公民私下換匯,無論是通過銀行轉賬、支付寶、微信等平臺還是當面交易,均涉嫌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的行為,達到一定數額的,構成非法經營罪,或將面臨罰款、拘役、5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更嚴重的刑事處罰。
海外中國公民應提高防范意識
中國駐愛丁堡總領館提醒在蘇中國公民進一步提高防范意識,采取有針對性措施規避洗錢風險。
一是務必通過正規合法渠道換匯。要全面了解并遵守當地相關法律法規,對一些所謂以“優惠匯率”換匯的行為要保持警惕,務必通過銀行等合法渠道換匯。同時,要避免小額多次存款等有洗錢嫌疑 的行為。
二是在幫他人代購、置業等行為中如涉及大筆資金,應事先要求對方提供證明其資金來源合法性的證據。
三是如賬戶被凍結,請積極配合調查,與銀行等有關方面保持溝通,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于銀行提出的合法合規的要求,應予以積極配合。對于銀行服務缺失甚至涉嫌違法的情況,特別是涉及歧視的言行,應堅決予以反對并妥善維護自身合法維權。
四是駐愛丁堡總領館將在職責范圍內積極協助海外中國公民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但也不會包庇任何違法犯罪行為。
